計畫簡介
推動國民中小學營造空間美學與發展特色學校實施計畫 (連結至教育部網站)
一、依據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推動精緻國教基礎設施建設計畫作業要點
二、目的
(一)鼓勵學校以學生為主體,聚焦學生學習,以生活經驗出發,適度融入校園議題、社區特性、家長期望及未來規劃等,發展校本特色課程,落實多元創新教學型態。
(二)將校本特色課程理念導入學校空間營造,發揮空間領導與空間美感教育功能,涵育人文美學素養。
(三)凝聚全體師生、學生家長、志工及社區團體共識,擴大校本特色課程之參與程度。
(四)透過校內及校際間特色課程觀摩交流,鼓勵學校推動教師增能以研發優質課程素材及創新教學方式。
(五)透整合學校內部及外部資源,引入社區人力、物力資源,鼓勵策略結盟,並結合鄰近部落、產業、山川景觀、自然生態、人文遺產等特色資源發展系統化亮點特色課程,奠定特色學校基礎。
(六)加強特色學校經驗分享,進行標竿學習,鼓勵策略聯盟攜手,擴大特色學校效益,並發展優質品牌特色學校。
(七)建立優質品牌-運用既有之特色學校成果,持續深耕優質特色課程、卓越教學及有效學習,建立優良標竿學校品牌。
三、計畫原則
(一)活化創新教學-運用校園空間環境平臺及地方特色文化,建立創新教學系統。
(二)優化學生學習-透過五官六感、體驗、探索等特色學習活動,優化學生學習,提升學生學習動機與成效。
(三)深化課程空間意象美學-將空間美學和特色資源導入課程教學模組,建立系統化特色課程,深化課程美學之教育意涵。
(四)營造空間美學教育環境-強化學校特色空間形式之美、內容之美及意義價值之美的營造。
(五)擴大全面參與-鼓勵學校發展全校性特色課程外,亦應推廣家長及社區參與機制,凝聚學校及社區共識。
(六)發展永續經營-鼓勵各校永續發展特色學校,推動教師增能,延展計畫效益,打造活力新校園。
(七)建立優質品牌-運用前三階段之特色成果為基礎和案例,使學校特色課程優質化,建立優良標竿學校品牌。
四、預期效益
(一)建構特色學校之理念論述,強化十二年國教課程實踐的系統。
(二)透過特色場域學習,延伸學校教育效益,規劃處處可學習之特色學校。
(三)透過空間活化再利用,發揮學校餘裕空間效益,發展永續經營之優質特色學校品牌。
(四)賦予特色學校新生命,促進社區文化與參與,凝聚全體利害關係人共識,並協助小校轉型發展。
(五)促進國民中小學營造空間美學,發揮空間領導與特色美感教育,逐步深化人文與自然素養。 |